十九大报告中蕴含的资本市场投资机会

市场洞察 > 宏观及行业 > 市场策略 > 十九大报告中蕴含的资本市场投资机会

十九大报告中蕴含的资本市场投资机会

中银国际首席策略分析师胡文洲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习近平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报告明确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确立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目前,中国经济保持大体平稳的增长态势,同时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益也有所提升。但此轮经济企稳回升很大程度上是2015年以来新一轮货币宽松和财税刺激的结果。中期而言,经济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笔者认为,中国正面临着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未来中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动力转换增长,需要依赖结构化改革和科技创新。

资本市场方面,改革提升投资者对未来盈利增长的预期,是未来中国股市上涨的主要驱动力。科技创新有望催生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主导地位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为投资者增加新的投资机遇。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五大投资机会。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题投资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笔者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经济新形势、科学判断中国经济发展新走向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目地是为了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结构性问题,推动经济结构重组,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无效和低端供应,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扩大有效供应。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提出了五项主要任务,包括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优化经济结构、改善企业效益的关键一招,为未来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打下了坚实基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以及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促使行业供求关系发生积极变化,对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和企业效益改善起到了关键作用,建议重点关注钢铁、煤炭、有色和水泥等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以及高端制造及产业升级等投资机会。

 

2、新兴产业投资机遇

报告明确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笔者认为,当前的全球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未来5-10年,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目前,中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作为破解经济结构性问题的战略突破口。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预计未来中国政府将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塑经济增长的引擎,全力抢占全球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投资者增加了新的投资机遇,因为未来这些新兴产业中或将出现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主导地位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行业板块方面,5G、人工智能、芯片和新能源车等行业未来5年有望步入快速发展期。建议中长期重点关注相关行业龙头公司。

作为未来3-5年内最具有竞争力的通信技术,5G将渗透到实体经济的各个层面,建议重点关注产业链内上游的基站升级、中游的网络建设、下游的产品应用及终端应用场景;目前人工智能(AI)正呈现出勃勃生机,将为中国的经济转型注入强大动力。中国发展AI具有先天的优势,因为中国有着全球最庞大的数据量。目前,AI已经在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多个垂直领域得到应用,从刷脸支付到算法优化,可以说没有AI支撑就很难实现这些不断的服务。同时,在教育、医疗、健康、养老、交通到制造业、物流等行业,大量的AI应用也取得一定效果。AI产业链中基础层的芯片、传感器,技术层的技术应用平台、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AR/VR,以及应用层的智能硬件和“AI+”等细分领域相关公司都值得重点关注;芯片行业未来成长空间巨大。目前, 中国大部分芯片仍需进口,国产芯片只能满足10%的本国市场需求,而根据《中国制造2025》规划,2020年中国芯片内需市场自制率将达40%,2025年要进一步提高至70%.初步估算,单单是进口替代,可能将催生出千亿级的产业规模来. 同时,随着未来物联网、人工智能和5G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芯片市场的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而且或将会成长出一些新的产业形态. 因此,从2017年到2025年,中国芯片行业规模或有望呈现10倍的增长空间。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具有技术优势的国产芯片企业;新能源汽车中长期发展前景看好。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联合公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测算,中国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年产量将达到200万辆左右,因此具有新能源车生产能力的整车厂商值得重点关注。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增加,对于上游零部件行业也将形成利好。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来看,动力电池当属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尤其是锂电池行业未来将步入快速增长期,行业龙头值得重点关注。另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充电桩和电池原材料等部分零部件细分领域也值得关注。

 

3、环保行业投资机会

报告明确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要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笔者认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未来中国政府将推进环保一体化工作,对水、土壤、大气等方面环保标准、资源总量进行统筹考虑。未来3-5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将向纵深推进,环保行业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据环保部规划院测算,预计"十三五"期间环保投入将增加到每年2万亿元左右,"十三五"期间社会环保总投资有望超过17万亿元。 建议重点关注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修复、水体治理、节能减排、城市清洁能源替代、生态园林建设等环保领域的投资机会。

 

4、国企改革主题投资

报告明确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全球经济竞争格局下,内地国企面临更高层次、更加激烈的竞争。经过多年改革发展,一部分国企已具备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基础和条件。但从整体看,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仍然存在明显差距。目前国企在布局结构和资源分配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国有资本分布仍然过宽、资源比较分散,大部分国企核心竞争力不强、无法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因此,今后国企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主要靠资源投入、扩大规模来保持发展速度,而要真正从追求规模扩张向注重提升质量效益转变,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从占有更多资源向更好地优化配置资源转变。 

过去几年,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国企改革措施,主要分两条线进行。一个是央企合并与重组;另一个就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前者是为了做强做大,推进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后者是为调动民资,提高经营效率,释放经济活力。同时,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实现“三去一降一补”目标。在去杠杆方面,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参股,扩大国企的再投资能力,做大国有资产总规模,降低国企的资产负债率,达到去杠杆目的。补短板方面,民企的管理机制和人才资本激励更灵活,也更市场化,引入民资有利于行业短板的补齐。

建议关注相关行业国企合并、集团资产注入以及混改等投资机会,尤其是大型龙头企业的投资机会。下一阶段相关重点领域的混改有望提速,目前第三批混改试点已筛选数十家央企,地方国企也有望进入名单。按行业来看,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七大领域仍将是未来国企改革的重点,其中油气领域或将成为第三批混改试点重心,军工、民航、通信这三个行业近期也值得重点关注。按地区看,第三批混改试点或将有部分地方国企加入名单之中,建议关注广东、上海、山东、北京等地区。据统计,广东、上海、山东、北京等地区已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上市公司的比重较高,占比分别为13%、11%、7%、6%,说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行进度较快,并且产生了一些创造性的模式,如上海创设国企改革ETF基金、山东将3家省出资国企集团30%股权一次性划转社保基金理事会、辽宁国资探索股权划拨充实社保等。

 

5、一带一路倡议主题投资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笔者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经济合作倡议,不限国别范围。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同沿线国家开展合作,让沿线国家得益于中国发展。在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西方民粹主义和反全球化力量的兴起的大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为建立新型国际贸易规则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对于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推动可持续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当前西方民粹主义崛起威胁全球化进程的情况下。

加快设施联通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初期的发力点。 “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沿线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解决国内产能过剩的问题,实现双赢。因此,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在“一带一路”倡议初期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这一步迈出去之后,才会有后面更多其他领域的合作。 基础设施建设、机械设备制造、交通运输和原材料等行业是“一带一路”倡议投资主题的主要受益者,未来随着海外项目订单不断释放,这些行业的景气度有望提升,投资者可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