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消费成中国经济亮点

中银国际宏观经济分析师叶丙南

淡化增速 强调质量

十九大报告释放出“淡化GDP增速”的信号,中银国际资深经济学家叶丙南在做客《大公报》“财经下午茶”时据此预测,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更加强调高质量发展,亮点将集中在结构转型、消费升级、科技创新及先进制造业等领域,2018年GDP同比增速或从2017年的6.8%温和回落至6.5%左右水平。”

从去年情况看,叶丙南认为中国经济表现呈现多个亮点。首先,得益于楼市调控,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明显趋冷,惟三、四线城市楼市依然活跃,并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重要支撑因素。其次,受全球经济强劲复苏及“再通胀”所惠,中国出口同比增速从2016年7.7%的负增长,转为去年7.9%的正增长,出口成为第二大支撑因素。

再次,去年工业部门延续了2016年以来的再通胀,需求的回升和供给侧的调整,进一步刺激商品价格持续攀升,进而带动企业收入、利润、资本支出等同步向好,这是第三大支撑因素。最后,过去数年中国经济加速转型升级,消费、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不断提升,而居民收入的不断扩大也进一步支撑消费升级,服务业的不俗表现是第四大支撑因素。

CPI“再通胀” PPI料回调

在叶丙南看来,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回升短周期”,随着本轮经济的回升,房地产再度出现“泡沫化”,企业杠杆率亦有所上升,宏观政策亦因此转向“抑制资产泡沫”和“去杠杆”的基调。按历史经验判断,随着政策的紧缩,今明两年中国经济短期回升周期或渐结束,房地产、汽车、基础设施投资等需求将面临回落压力。

“未来三年中国GDP增速只要达到6.3%,就能实现2010至2020年GDP翻番的战略目标。”叶丙南预期,未来三年经济增长下限的容忍度或约6%,但绝不能低于6%,“未来全球经济若能延续当前复苏态势,加之国内继续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上述目标就能实现”。

至于物价趋势,叶丙南指出,过去两年中国经济始终处在上升通道,同期CPI走势却处下降信道,这与食品价格短期通缩周期,及原油价格低位运行有较大关联。若剔除上述两项,服务业CPI仍有较大涨幅,且去年服务业CPI同比涨幅3%。他续称,食品价格的下跌将抑制农产品的供给,并为后期食品价格恢复埋下伏笔,鉴于此,今年食品价格将转为同比上涨1%至2%,而CPI同比涨幅将升至2.5%左右。

他坦言,当前工业品价格受制于环保督查、去产能等供给侧因素,由于冬季是北方雾霾严重的季节,环保治理压力依然较大,因此供给侧因素对PPI的影响将持续到本季,并在短期对工业品价格构成支撑。不过,今年PPI基数因素将明显回落,综合现时中国通胀水平,PPI在本季后或现明显的回落,特别是随着房地产、汽车等需求逐步回调后,今年下半年PPI降幅可能变得更大。他预计,PPI同比增速或从去年约6.2%回落到今年的3.3%左右。

服务业对外开放值得关注

经济发展任务方面,叶丙南提醒说,2018至2020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从“十九大”报告内容看,未来三年更多将强调“化解风险”、“精准脱贫”及“环境治理”,因此宏观政策着力点也会聚焦上述三大领域。

叶丙南分析,“化解风险”的概念宽泛,涉及房地产泡沫化、企业与金融部门杠杆过高等问题,这预示至少今年楼市调控、企业部门去杠杆,及金融强监管等基调还将延续。“精准脱贫”则更多将体现在“解决贫富差距”方面,这将涉及国企改革路线、养老金统筹、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利益协调等问题,预计该项任务的推进力度将较过去明显加快。至于“环境治理”,同样牵扯很多行业政策,包括京津冀地区“煤改气”、新能源行业发展等问题。

“未来经济长期看点方面,服务业对外开放值得关注。”叶丙南解释,服务业对外开放既牵扯到国内经济转型,及进一步提升效率,又关系到中美合作大局,当前中国制造业已非常国际化,因此未来的重点将集中在服务业领域,尤其是在服务业在GDP中占比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服务业内部的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变得更为重要。他并预计,中期看宏观政策将更多扶持服务业改革开放、消费升级、产业升级和扶持创新,因此科技创新、新经济、服务业和消费升级将成为未来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新亮点。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其不构成且也无意构成任何金融或投资建议。本文任何内容不构成任何契约或承诺,也不应将其作为任何契约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