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当下 志存高远 ——简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2017年施政报告

市场洞察 > 专家专栏 > 张婉专栏 > 立足当下 志存高远 ——简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2017年施政报告

立足当下 志存高远——简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2017年施政报告

中银国际研究有限公司 宏观分析师张婉

10月11日上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发表了履职后的首份《施政纲要》。本次施政报告没有采用以往的发布模式,改由行政长官对主要施政内容进行介绍,再将完整的施政报告发布在特区政府官网上供市民阅览的模式,介绍形式一目了然,简洁清新。从内容上看,本次施政纲要直接聚焦香港市民最关注的住房问题,同时又规划未来,在巩固香港当前优势地位的同时,旨在打造香港经济未来增长的长期动力。

1、以人为本,多方位完善香港社会民生

 本次施政纲要以满足香港市民的住房需求作为解决香港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香港房屋租售成本较高,而且呈上升趋势,过去五年(从2012年8月到2017年8月),香港私人住宅租金指数和售价指数分别上升26%和61%。较高的房价一方面限制了香港实体经济的盈利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一定程度推动香港资本的“脱实向虚”,挤压了实体产业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增加了市民的生活成本,影响到对人才的吸引力乃至香港经济体系的活力和创新力。

施政纲要指出了房屋对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作用,明确了在尊重自由市场经济的同时,政府在解决住房问题方面将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体现了特区政府对住房问题的高度重视和解决问题的决心。

本次施政介绍针对住房这一民生焦点,以较长篇幅介绍了多项积极政策。在具体的政策上则强调以“置业”为导向,建立置业阶梯,增加房屋供应,改善现有居住条件,减少公屋轮候时间等内容,主要包括:一、建议“绿表置居计划”(简称“绿置居”)常态化,使绿表人士逐渐由租客变为业主;二、建议将房委会“白居二”常态化,增加租住人士的置业机会,增加居屋流转;三、提出“港人首置上车盘”的创新思路,初步构思是通过地契条款,要求地产商混合开发,具体的细节将于2018年年中公布;四、建议协助部分由民间主导和推行的短期措施,增加过渡性住屋供应;五、计划合计动用约50亿港元进行房屋的更新和改造,满足消防安全的要求,提升住户的居住质量。

此外,本次施政纲要还进一步覆盖到了医疗、教育、交通、政府服务等具体领域,包括发展基层医疗服务,增加对学校的设施投入,增加对市民长途公共交通费用补贴,提高政府公共服务部门的服务质量等。整体来看,本次施政纲要对民生的覆盖范围既强调了当前关系到香港经济社会的核心问题,又细致入微地考虑了市民生活中的具体方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2、站在全球经济向好的窗口期,施政方针恰逢其时也刻不容缓

香港具有“一国两制”环境下背靠内地、面向全球的独特优势,是全球重要的贸易、航运和金融中心和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香港凭借在经济制度、法律财政体系、人才储备等方面的优势多次被众多国际机构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尽管当前香港经济增长势头向好,但香港经济长期发展依然面临不少挑战。香港除了面临比较突出的住房等民生问题外,还体现在当前香港经济亟需拓展多元化的增长新动力。香港内部市场需求有限,金融服务、旅游、贸易与物流、专业服务这四大支柱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部需求,尤其是香港回归20年以来,与内地经济的关系日益紧密。但随着内地产业升级、经济转型以及与全球市场直接开放融合,香港上述传统行业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需要拓展新的增长空间。

2017年年初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势头加快和内地经济的企稳回升,香港经济增长动力上升,香港上半年GDP同比增长4%,贸易和商务服务回暖,劳动力市场改善。全球经济活动的改善和香港经济的持续增长为香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探索多元化发展动力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外部条件,是难得的窗口期。

本次施政纲要推出的主要措施恰逢其时,一方面立足当下,重点解决困扰香港社会民生的住房问题,另一方面则放眼未来,强调抓住“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历史机遇,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支持和投入,探索多元化发展渠道,为香港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探索新的源动力。

3、巩固传统优势,探索未来发展新方向

解决香港民生问题的前提条件是推动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保持香港的国际竞争力。本次施政纲要一方面强调巩固当前香港的优势,另一方面则建议把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的历史机遇,加大对科技创新产业的支持,探索多元化发展道路。两项并举,为香港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源动力。

在巩固现有优势地位方面,主要包括维持香港会展业的国际地位,提供会展新增场地和优化香港当前的低税率环境,提升香港对企业的吸引力。特别是在降低税率方面,本次施政纲要提出的降税力度高于竞选政纲,并力争在2018年年内落实。即在利得税两级制方面,企业前200万元利润的利得税率将由政纲所建议的10%进一步降至8.25%,即利得税率的一半,其后的利润则继续按标准税率16.5%评税。

探索未来发展新方向是本次施政纲要的另一大亮点。在施政纲要中,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特别强调了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将创新及科技和创意产业定为具有优势和潜力的产业,致力于将香港打造为国际创新中心。香港特区政府未来也将加大在研发资源、汇聚人才、提供资金、科研基建、检视法例、开放数据、政府采购和科普教育八大方面的投入。在本次施政纲定下了在本届政府五年任期内把本地研发开支相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由目前的0.73%倍升至1.5%的目标。从全球范围来看,香港作为全球竞争力排名十分靠前的经济体,新兴产业发展较慢,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例相对较低,不仅低于中国内地2.1%的研发支出比例,更是低于经济增长起步晚于香港的深圳市4%左右的研发支出比例。在当前科技因素成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背景下,全球各国都不断强调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本次施政纲要加大对科技研发和创新创业产业的支持,与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方向相一致,及早打造香港新的优势产业,也有助于巩固香港的国际竞争力,探索香港长期发展空间。

把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涌现的历史机遇是推动香港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新方向。在施政纲要中,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表示“一国两制”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而未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将为香港经济发展带来重大的机遇。香港是“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民币国际化等重大发展战略中的关键节点。积极融入到上述发展战略中,不仅能够充分发挥香港在金融会计、贸易物流、商业资讯、专业服务业等方面的优势,也有助于香港开拓发展的新业务区域,解决青年就业问题,提高经济增长的韧性。把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还可以和香港自身的发展目标形成联动和优势互补。例如在粤港澳湾区城市群建设中,珠三角地区拥有密集和完整的制造业生产和供应链条,深圳地区更是互联网企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的孵化器和集中地。对于旨在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香港来说,与深圳的合作,一方面推动两地的科技交流与学习,实现科研创新的强强联合,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珠三角地区全面的制造业生产和供应链条推动香港科研成果的转化,从而形成良性互动和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