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宏观政策的宽松信号逐渐增强,港股市场底部进一步夯实

市场洞察 > 宏观及行业 > 市场策略 > 国内宏观政策的宽松信号逐渐增强,港股市场底部进一步夯实

国内宏观政策的宽松信号逐渐增强,港股市场底部进一步夯实

中银国际首席策略分析师胡文洲

上周,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进一步宽松信号,要求未来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和流动性合理充裕,投资者投资风险偏好回升,港股市场触底反弹。上周,恒生指数涨2.05%,收于28,804点,国企指数涨3.41%,收于11,047点,港股日均成交金额为849.9亿港元,较前周有所上升,南向资金净流入29亿元人民币。

2018年上半年,中国去杠杆紧缩效应显现,非标融资大幅收缩,信用紧缩,债务违约风险加大。中国经济逐步放缓,基础设施投资大幅下滑,汽车销量也明显放缓。同时,中美贸易摩擦逐步升级,中国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国内宏观政策的宽松信号逐渐增强,港股市场政策底基本确立。2018年5月份以来,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以及去杠杆紧缩效应显现的背景下, 港股市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大幅下降甚至出现恐慌, 港股市场下行压力加大。近期,资管新规指导意见和银行理财新规出台,意味着过去两年的去杠杆紧缩政策已逐步转为稳杠杆中性偏宽松政策,未来非标融资大幅下降以及信用紧缩的局面有望缓解,债务违约风险将下降。同时,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更好发挥财政金融政策作用,要求未来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推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除了要求通过加快专项债发行和使用推动基建投资早见成效,还要求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合理融资需求,避免出现“半拉子”工程。经过前期的大幅调整后,随着国内货币和财政政策组合出现积极变化,市场风险偏好有望回升,港股市场底部进一步夯实。

港股市场底部特征也更加明显,港股长期投资价值凸显。首先,5月份以来,港股市场回购金额大幅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上市公司管理层认为公司当前价值被低估了。截至7月27日,本月回购金额已高达108亿港元,大幅高于6月29.1亿港元,5月17.2亿港元,以及今年前4个月月均8亿港元的回购金额. 从历史数据来看,回购金额大幅上升往往伴随着股市阶段性底部的出现。其次,南向资金重现净流入。截至7月27日,本月南向资金净流入31亿元人民币,扭转了过去3个月南向资金连续净流出的局面(2018年4-6月份,南向资金分别净流出90亿元、43亿元和65亿元)。最后,港股市场当前估值水平不仅低于历史平均水平,而且仍然是全球主要股票市场中的估值洼地。即使是与先前两次全球金融危机时的水平相比,香港股市的当前估值也具有一定优势。根据彭博一致性预期,截至7月27日,恒生指数2018年预测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11.6倍和1.3倍,较过去13年的历史平均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低9.1%和18.9%;恒生国企指数2018年预测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7.9和1.0倍,较过去13年的历史平均市盈率和净率分别低26.1%和41.0%。

行业板块方面,随着财政政策发生积极变化,下半年基础建设投资的增速将明显回升,有利于保持当前经济的平稳增长。工程建筑、工程机械设备、铁路设备、钢铁和水泥板块将直接受益于基建投资加速,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其不构成且也无意构成任何金融或投资建议。本文任何内容不构成任何契约或承诺,也不应将其作为任何契约或承诺。